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AI引领高等教育教师发展新方向暨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讨会在北部湾大学成功举办

作者:陈冬燕 编辑:王柏玲、吴炳俊 文章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5-03-29 11:02

2025年3月28日,由广西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北部湾大学承办、超星泛雅集团协办的《AI引领高等教育教师发展新方向暨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讨会》在北部湾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与教师发展,吸引了区内外63所本科及高职院校的近400名教师现场参会,线上直播观看量超3000人次。研讨会由北部湾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吴炳俊主持。

北部湾大学校长助理周丽娟在欢迎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探索成果,学校始终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己任,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践行“技术为教育赋能”的理念。AI与高教融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北部湾大学将勇担“探路者”使命,通过开放拥抱智能技术、创新育人模式,推动构建兼具人文关怀与科技赋能的新型教育生态,为培育时代栋梁、开创高等教育新格局贡献力量。她呼吁教育同仁协同探索,共绘AI时代育人蓝图。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恩界在开幕式讲话中针对生成式AI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现状提出三点建议与希望:一是以育人使命为核心,推动AI技术与人才培养全流程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教育新范式;二是分层分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建立“诊断-赋能-实践”培育体系,强化技术赋能教学实效;三是创新“学科交叉+双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广西方案。他呼吁全区高等教育工作者把握技术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实践,共筑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北部湾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柏玲以“AI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高校应对策略”为题作报告。她指出人工智能在重塑就业格局的同时,正深刻变革高等教育体系。面对传统岗位替代与未来新兴职业催生的双重效应,高校需重点培养学生六大核心能力:即AI技术素养与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情感交互与人际协作能力、终身学习适应能力及伦理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求教师提升人机协同教学、教育数据应用、跨学科整合、高阶思维培养、情感沟通与持续发展等关键能力。北部湾大学通过部署招生AI客服、开展师资专题培训、制定AI使用负面清单与毕业论文规范、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等具体举措,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以“在智能时代重塑高等教育推动教师发展”为题作报告。他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在明确AI教育应用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变革,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的全面升级路径,强调打造AI通识课程、规范教学应用、建立持续跟踪研究机制。在素质教育领域,通过剖析国际经验与建设方案,聚焦AI渗透学业场景的引导策略,构建“基础融通+专业融合+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并配套学科特色平台与智能工具。技术层面整合AI、5G、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呼应国家“数字中国”战略导向。提出未来将通过数字应用项目、学习空间建设、师生素养提升四大行动计划,深化人工智能与素质教育的全球协同发展。

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宋瑛以“数字化助推教师发展”为题作报告。她聚焦高校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路径,系统解析政策背景与教发中心职能转型需求,提出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破解当前困境。报告重点介绍了超星教发平台解决方案。该平台集成教师发展、竞赛管理、课程思政及虚拟教研室四大模块。其中,教师发展平台涵盖AI教发助手、教师画像分析、双师型认定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功能;竞赛管理平台支撑“以赛促教-改-研”的闭环实践;虚拟教研室实现跨校资源共建与成果转化;课程思政平台则通过案例库建设与大数据监测构建评价体系。整套方案通过智能化工具链推动教研生态重构,形成教师职业发展数字化支持网络。

南京理工大学钟秦教授以“AI赋能驱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题作报告。他揭示AI推动教育从规模化向人本化转型的本质规律,通过解析斯坦福、MIT等国际案例,提出知识深度-粘度-广度的三维培养架构,并借助AI破解传统教学困境。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专业创新实践表明:通过构建“学创共生”模式,结合数字孪生工厂虚实融合教学,显著提升学生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出未来教育应坚守创新思维培养内核,通过AI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立体化提升。

北部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蒋琼明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结构力学课程转型思考与实践”为题作报告。他聚焦传统工科课程改革痛点,通过“问题-措施-问题-措施”的动态闭环破解教学难题。针对成绩分层与教学模式僵化问题,构建知识图谱实现知识点关联可视化和学习行为量化分析,辅以计算简图智能识别工具提升教学效率。未来将深化AI技术融合,构建涵盖知识、技能与创新思维的三维评价体系,推动结构力学课程向能力导向型教学模式转型。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专家观点精彩纷呈,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深感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浪潮正在重塑教育新图景,必须重构教师能力体系,让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体系和教学场景的虚实融合,通过探索实践构建“人本为核、AI赋能”的教育新生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图1 北部湾大学校长助理周丽娟致辞

图2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恩界讲话

图3 北部湾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吴炳俊主持

图4 北部湾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柏玲作报告

图5 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作报告

图6 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宋瑛作报告

图7 南京理工大学钟秦教授作报告

图8 北部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蒋琼明作报告

图9 研讨会现场

施冰冰、黄贺维摄